政府信息公开

推进泽普县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来源:泽普县气象局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7日 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新政办发〔2022〕74号)及新疆气象局与喀什行政公署签署《共同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基础

(一)现状条件

近年来泽普县气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履职尽责,以服务民生为根本,聚焦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气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初步建成适应地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要求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县乡两级均成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气象灾害防御机构,实现各级气象信息员全覆盖。气象防灾减灾机制趋于完善,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地县两级气象灾害防御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趋于常态。建成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实现与县直各部门部门的对接,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并实现了信息共享。初步建成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预警信息实现短信、微信、微博、公众号、政务网站等方式一键式发布。按照《新疆重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实施方案》,预警信息实现 30 分钟内全网发布,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和县级防灾减灾“六个一” 工程进展顺利,完成第一轮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人工增雨(雪)、防雹作业体系基本建成,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善了安全管理责任清单,规范了人工影响天气火器销毁工作,完成人影装备物联网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作业人员、站点、装备和弹药的全过程物联管控,县政府着力解决了人影弹药的存储存放问题,人影安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安全责任事故保持“零”发生,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

在提升监测能力、气象服务质量方面。完成辖区内11个区域站的升级改造、2022年在鲜果基地新建1个农田小气候站,预报精准化水平显著提升,预报预警实现乡镇、重点区域全覆盖;24 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 92 %,气温预报准确率、暴雨(雪)预警准确率提高到 70 %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 20 分钟以上,优化预报业务流程,充分利用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多种观测资料,强化灾害性天气的实况监测和短临天气预报预警。智能网格预报正式纳入业务运行,做到无缝隙精细化预报业务全覆盖。全疆业务一体化平台得到应用,实现区地县三级预报业务集约化及服务产品实时共享,为泽普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不足

1.气象观测网络体系仍需完善。泽普县气象局目前建成11个区域站,2个农田气候小站,在鲜果基地新建1个农田小气候站,主要分布在景区和各乡镇。依托现有国家气象观测站、天气站、区域站初步建成现有的气象数据观测体系,但是目前建成的气象观测站点对标监测精密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叶尔羌河流、提孜拉普河流、泽普县万亩良田、泽普县水库、古勒巴格乡湿地公园、桐安乡、奎依巴格镇,畜牧养殖基地、特色林果业产区、农业大棚、拱棚集中产区,气象数据均为空白,且现有的区域站维护维修经费短缺,无法做到精准监测、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

2.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高。2014年以来,随着泽普县人工防雹业务技术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人工防雹效益逐年提高,使防雹区内的灾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地区春夏干旱严重,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继开展了一些人工增雨作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因人工影响天气人员不足,人影设备短缺、防雹增雨火箭弹存量不足,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资金短缺,人影作业点缺少(需新建作业点),无法保障泽普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正常开展。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泽普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提供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支撑。

(二)主要目标。2025年,构建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与泽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协调的气象事业新格局,基本建成以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为重点、趋利避害并举的气象服务体系,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主要任务

(一)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1.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优化观测站网,在全县观测空白区、气候敏感区、气象灾害多发区补充建设气象观测站;在5A、4A3A级旅游景区内布设旅游生态气象观测站,增加PM2.5、紫外线、AQI指数、实景等要素监测,科学加密建设各类气象探测设施。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

2.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完善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发展分类分级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快捷滚动预报技术,努力提升暴雨、暴雪、雷电、大风、寒潮、冰雹等局地强天气1小时预警能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客观预报订正技术,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发展客观智能预测技术,逐步实现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月预报、气候异常提前1年预测。

3.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统筹制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规程,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开展“靶向式”精准预警信息发布业务,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健全全网发布机制。

(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4.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立多部门和重点行业气象灾害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能力。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构建设并实现全覆盖,落实气象为先导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高预警信号发布的规范性、针对性。

5.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完成第一轮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强化普查成果应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设施建设,根据气象灾害影响修订基础设施标准、优化防御措施,提升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县、示范社区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创建。加大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三)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6.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分区域、分作物、分时段监测评估、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做好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提升主要粮作物产量预报水平。

7.实施旅游兴疆气象保障行动。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研发泽普重点精品旅游线路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助力“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建设,开展泽普县天然氧吧品牌创建。建设泽普3A级以上景区、精品旅游线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长效互通共享,提升重点行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8.实施交通气象保障行动。完善多部门信息共享和恶劣天气条件下应急处置机制。完善交通运输、调度、维护等各环节智慧交通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公路、物流等领域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推进实景监控等信息共享和应用,重点提升强风、积雪和道路结冰等专项观测能力。开展交通高影响天气易发、敏感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风险调查评估,开展分灾种、分路段、分线路的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

9.实施能源气象服务赋能行动。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光伏电站新能源等领域气象保障服务。做好电力调度、运检等全过程精细化气象服务。

10.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强化森林草原火险等监测评估能力。提升卫星遥感生态气象服务水平。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气象服务。

11.加快人影事业高质量发展。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人影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人影组织机构,建成统一协调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和作业体系。加强人影作业装备和弹药运输、存储、使用等安全管理,落实人影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将人影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

12.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探索建设气象服务基地,开发气候资源延伸产品,提升农牧业、生态、旅游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加强重大工程建设、生态修复等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四)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

13.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加密县域气象观测站点。推动提升行政村自动气象站覆盖率。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构建行政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农村气象灾害应急责任人和信息员队伍建设,解决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

14.加强高质量气象服务供给。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开展“订制”式精准智能公众气象服务示范建设。推动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各类媒体气象信息全接入。研发更多个性化、场景化、定制化气象服务产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民生气象服务,为宜居、宜业、宜游等提供气象服务。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供给,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公众生活,提升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

)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15.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从事气象工作,优化基层岗位设置,在基层气象台站专业技术人才中实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夯实基层气象人才基础。规范对地方人影编制人员的考核,对在气象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将气象部门人才纳入政府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做好政策、资金、项目等保障。

(二)统筹规划布局。加强气象科学研究、业务运行、教学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基层气象台站人居环境。推动气象基层台站标准化建设。加强气象数据安全管理,推进行业部门使用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开展气象探测,对各部门各行业自建气象探测设施实行统一管理。

(三)加强法治建设。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建立健全部门合作机制,加强防雷、升放气球、人影作业安全、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气象领域联合监管。健全气象标准体系,加强旅游、交通、能源、粮食安全等行业气象地方标准立项和标准编制工作。

(四)加强投入保障。加强对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切实落实气象部门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加大对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经费保障力度,建立稳定可持续财政投入保障和扶持机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