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普古称“波斯喀木”,塔吉克语译为“黄金之河”、维吾尔语译为“富饶之地”、汉语意为“广泽惠普”。全县总面积98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场)、158个行政村(社区)。
——区位特殊。泽普县具备五线交汇的便利条件,吐和高速、315国道、南疆铁路穿城而过,219国道、三莎公路连接其中,火车站位于城郊3公里处,莎车机场距县城仅18公里。泽普是喀什南翼经济区中心县,且位于喀什与和田之间,距喀什210公里,距和田260公里,区位优势特殊。
——生态良好。泽普县位于“两山两河”之间,昆仑山北麓、喀喇昆仑山东麓,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冲积扇中上游,塔里木盆地西缘。泽普县是典型的沙漠绿洲,有胡杨、梧桐、湿地等优质生态资源,绿洲面积占86.3%,森林覆盖率43.69%,绿化覆盖率45.67%,创造了“华夏梧桐第一县”的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有着“叶河明珠·福地泽普”的美誉。
——人文荟萃。泽普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汉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莎车王杀十二使背汉,卫侯冯奉世发诸国兵戮之,更立新王。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府,泽普归于汉朝管辖。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于阗并莎车国,泽普归于阗国。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军司马班超定于阗,泽普复归汉。到明代以后,泽普又归叶尔羌汗国管辖。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定边将军兆惠平叛受阻,在泽普境内发生了著名的黑水营之战,消灭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此次战役一举奠定了清朝统一新疆全境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泽普各族人民以博大的胸怀、睿智的眼光主动承接塔西南石油基地选址,南疆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基地于1979年定于泽普,经过20年的努力奋斗和规划建设,于2001年塔西南化肥厂建成并投产,带动了泽普工业发展,优化了区域人口结构,促进了油地融合发展,推动了现代文明进程。
——资源丰富。泽普县位于叶尔羌河上游,水土、光热资源丰沛,可用水资源达4.5亿方,年均日照时长达2800小时。全县种植面积70万亩,林果面积就达56万亩,其中红枣8.8万亩、核桃38万亩、苹果5.3万亩、其他3.9万亩,是南疆苹果优生区之一。泽普县具备种子产业发展的显著优势,在与新疆农科院的长期合作下,形成了小麦、大豆、马铃薯育繁推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建成了新疆小麦和大豆育种家基地,是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农业农村部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大豆单产整体提升行动整建制推进县。
——平台优越。泽普县拥有“5+N”园区平台,即:省级工业园区(7.16平方公里),喀什经济开发区泽普产业园(建有20栋标准厂房),产城融合产业园(分a区、b区),塔西南原油储备物流园正在启动初步设计。建成的8个乡级产业园、67个村级卫星工厂,可满足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泽普县坚持把文化和旅游产业、高效林果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出台“365”招商服务行动指南,全面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
历年来取得的荣誉:先后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2023年)、国家卫生县城(2008年)、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5年)和全国十佳休闲小城等诸多殊荣,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18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2025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2022年)、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县(2022年)、自治区首批优秀平安县、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